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普通高校 - 海南省大学 - 正文
院校简介-海南大学
来源:fjzsksw.com 2009-6-7 0:18:01 【字体:小 大】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黄国泰

校长,党委副书记

李建保

党委常务副书记

刘康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韦勇

副校长

谭基虎

严庆

周兆德

林强

 

党委书记:黄国泰

黄国泰,男,19549月生,广东人,数学教授,现任海南大学党委书记。1977年,海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坚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改革试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他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二十多几年来,证明了Kleitman猜想、Katona猜想、Hadamard矩阵第四个猜想、Edos猜想,解决了Ramsey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先后发表了《极大无K个两两相交子集系的最小容量》、《关于Hadamard矩阵第四个猜想》、《KleitmanKatona定理的推广》、《一些广义Ramsey数》、《有限子集系的Sperner系》等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12篇论文曾被美国《数学评论》和俄罗斯《数学文摘》选评或转摘。1990年被评为数学教授、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1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被评为首届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1992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1993年被评为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历任海南师范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省教育工委副书记、书记、常务副书记,省教育纪工委书记,海南大学党委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书记、厅长等职。

 

 

校长,党委副书记:李建保

李建保,男,1959年生于江西南昌,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7年考入原长春地质学院,1982年考取国家公派出国攻读学位研究生,19883月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目前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国际陶瓷联盟(ICF)核心成员及中方代表。曾任日本通产省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本科学技术厅高级客座研究员、日本精细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英国里兹大学材料学院访问教授、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科学家、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访问教授。

李建保同志的研究领域为先进陶瓷材料。在多孔陶瓷材料和高温陶瓷材料方向有深入研究。在美国陶瓷学报、日本陶瓷学报、材料科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的论文8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1995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6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 1997年被评为第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12层次人选;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全国宣传典型人物之一;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1年担任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主题专家组组长;20024月至2005年任青海大学校长,并在清华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科研基金和高新技术多项。

200795日起,被任命为新海南大学校长。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学校简介

 

海南大学简介

 

海南大学是于2007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国家“211工程” 工程建设高校。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禁运,经中央批准创建的以橡胶和热带农业为主攻方向的特色大学,是海南省内惟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高校。2000年前为农业部部属院校,她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的“双子星”,创造了北纬1824度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神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纬度最北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奠定了学校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

原海南大学创建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并获准设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校50年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

学校现有海甸、儋州和城西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500多亩,滨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风海韵,形成奇美亮丽的热带风光,是治学求知和生活的理想之地。

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等8个门类,设有热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理工学部、社会科学学部、人文学部等5个学部,以及20个学院和3个公共教学部,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0个海南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海南省工程中心,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74个、普通本科专业66个、应用型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同时,学校还是海南省唯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并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推荐免试就读硕士研究生的协议。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55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国家级突贡专家、政府特贴专家等各类优秀专家140余人,此外,还聘请31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校突出热带、海洋、特区3大特色,充分利用热区和海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一年来立项开展了30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4项。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5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700余人。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位居全省本科院校第一。建校50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7万多名毕业生,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郑小波,美籍国际知名科学家林辰涛,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顾问、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姚树洁等都是我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作为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全国22家华文教育基地之一,学校现有在校留学生80多人,并先后培养39个国家1000余名留学生,与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家的犹他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等高校,以及台湾地区的高校交换学习深造,2009年预计选派50多人。

今天的海南大学正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前进。

 

 

 

      


周边环境

海南省概况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面,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常住人口有800多万人,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海南省海洋面积占我国总海域的1/3,终年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为25.3度,空气清新,常年无冬,森林覆盖率达到50%,有全国一流的空气环境。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其余民族是解放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分散于全省各地。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世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数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县和三亚市、五指山市。海南居民语言种类多,主要使用的方言有10种。

2004年底,全省下辖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4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基层设置180个镇,20个乡,18个街道办事处。

 

海口市概况

 

海口是海南省省会城市。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海岛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降雨量大,日照时间长。海口三面环海,洁白的沙滩、蔚蓝的海水、弯曲的海岸线使这座滨海城市充满迷人的热带风情,是一座极具魅力的旅游度假胜地和绿色现代城市。经过建省以来的开发建设,海口已形成具有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外向型城市的基本构架,城市环境优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了丰硕成果。自1992年以来,海口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行列,并荣获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世界健康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海口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连接大陆和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处于华南经济开发带的前沿位置,是西太平洋沿岸城市链的重要一环,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海南特区的热作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独特性,其优势资源与海口的环境条件有机结合,能迅速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和极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作为一个新兴开放城市,海口拥有十分宽松的投资环境,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依法行政、办事公开、管理规范、廉洁高效的机关运行机制,成功地推行了落地签证、直接登记制、社会保障制等一系列新举措,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正在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一千多家,内资企业l万余家。海口还与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儋州市概况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面积三千三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人口九十万,是海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县)。

  儋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海南西北工业的中心,是海南发展现代大工业的走廊中心区,经济发展与海口、三亚呈三足鼎立之势;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市境内古迹众多,且多为宋代以前的古迹,如汉代伏波井、中和古镇、东坡书院等。儋州民风敦厚粗犷,古风犹存。苏东坡当年在这里启蒙了海南教育,使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尊师重教,素有"诗乡歌海"之称。

  儋州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水源丰富,年降雨量一千八百到二千毫米,境内的松涛水库容量三十一点九亿立方米,水利灌溉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宽阔,气候温和,年均气温23.3摄氏度,受台风影响少而轻;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已初步形成中等城市框架;第三产业形成规模,市场繁荣,是岛西商品集散地;社会治安良好。近年来,儋州市以"以人为本、加快发展"为主题,实施农业现代化先行市、新兴工业市、海洋渔业强市和生态特色旅游区、西部商贸中心区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百强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示范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